我在湖边住,常见溺毙人
2019-06-19 14:06:45
  • 0
  • 0
  • 7
  • 0

我的家与我读书的中学

都在庐山下的一个大湖旁。

这大湖,

原来是长江的一个河湾,

传说三国周瑜

在河湾内操练水军。

后来,

河湾入江口

逐渐淤塞成了一个湖:

几经沧桑,

紧贴湖边

有了一条环城路。

我的学校在路的一端,

我的家在路的另一端。

每天上学放学,

一览湖色山光。

在长江中游闷热的夏天里,

城里的许多孩子放学之后

都要到湖里​游泳,

趁机洗个凉水澡,

这比坐在木澡盆子里

​不知要好上多少倍!

游水的孩子多,

“救命”的声音

常常​喊响湖畔。

那个时候,

见义勇为的人特别多​。

(从未见见死不救

以及挟尸索钱的)

沉溺者被拖上岸后,

四面八方的人围观,

内层几圈

是胆子大的孩子,

外面几层

是看热闹的成年人。

人越聚越多,

圈子的外径

越来越大,

圈子的内径

越来越小。

水泄不通,

空气闭塞。

拯溺场面通常有这些:

将捞起的孩子匍匐在

拯救者的膝盖上;

将捞起的孩子匍匐在

倒扣的炒菜锅上;

抓住孩子两脚

让孩子倒悬抖动;

也有倒背溺水孩子跑步

有意让孩子躯体不断摆动的:

    倒背溺水小孩猛跑,孩子的头甩得如拨浪鼓似的

不仅耽搁了正确的抢救时间,还可能使小孩颈椎出现严重问题

听说过将溺水的孩子

匍匐在牛背上

然后赶着牛快速跑动。

方法不尽相同,

目的都是一个:

将溺水孩子腹中的水控出。

几千年来,

祖先们大约都是这样做的。

不知操作者中,可否有郎中?

至少,

郎中们是默许这样做的,

否则,不会流传千古。

如此抢救,死多活少!

只有那些

溺水时间很短的孩子

可能被“抢救”过来——

他们,本来就不会死,

即使不抢救。

不谙人体解剖的郎中们

大约并不知道:

溺者腹中水多在胃部,

在肺部的水很少。

控出胃部的水,

对挽救生命并无意义。

反而耽搁了

宝贵的心肺复苏时间。

古往今来,这种“不科学”

送掉了多少孩子的性命!!

现代医学对被救上岸的溺水者

分溺水者的不同状态

按如下步骤操作:

①清醒(呼叫有反应,有呼吸有脉搏)

拨打120;原地等待专业急救人员到达。

②昏迷(呼叫无反应,但有呼吸有脉搏)

拨打120;清理口腔异物

(开放气道并保持通畅,头偏向一侧)​。

③昏迷(无呼吸、有脉搏)

拨打120;清理口腔异物

(开放气道并保持通畅,头偏向一侧)。

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

托起伤员下颌,

捏住伤员鼻孔,

正常吸一口气后,

往伤员嘴里缓缓吹气,

待其胸廓稍有抬起时,

放松其鼻孔,

反复并有节律地进行,

每分钟吹10~12次,

直至恢复呼吸为止。

④昏迷(无呼吸、无脉搏)

这意味着,溺水者已经出现心脏骤停,

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胸口按压、人工呼吸),

同时让在场人员拨打120。

心肺复苏时,首先从人工呼吸开始,

先给予5次人工呼吸。

然后按照30次胸外按压

两次人工呼吸的节奏,

作​心肺复苏。

(①~④,转发改写深圳卫健委有关网文)

对比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

对溺水者的拯救,

看官你该知道:

数千年里,

中医并没有革命性的发展。

看官你当明白:

急症、急救,

一定不能找郎中!

尽管中医号称能治疗

狂犬病、毒蛇咬伤、破伤风……

千万不能相信!

相信就丢了性命!!

如果你笃信郎中,

那就请他为你

治未病、慢病、妇科病

(产科不在其列),

或者调理、养生吧。

至少,是精神安慰吧。

精神的力量,

不能小觑哦!

由本文的题目,

​想起我的一位同事对我讲的:

她的家乡在某省某市城郊,

有一个很大的水面,

城里人常开车来游泳。

二十几年前,

在他们那地方能开上小车的

算是有钱的人了。

于是,村里懂水性的

就多了一条财路:

制造水中的“盲井”事故,

然后,与死者家属讨价还价

去打捞溺毙者。

听得我目瞪口呆,毛骨悚然!

于她而言,

也算与我一样:

“我在湖边住,常见溺毙人”吧?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