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又有日本人获诺奖说明什么
2018-10-02 19:52:53
  • 0
  • 0
  • 11
  • 0

                                                         图源:观察者

新华社10月2日报道,又有日本人获诺贝尔科学奖。

凭借在癌症免疫治疗方面的贡献,

日本京都大学教授本庶佑与他的美国同行詹姆斯·艾利森

1日分享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本世纪以来,

算上少数后来取得美国国籍的日本科学家,

获诺奖的日本科学家已有18人,

相当于每年诞生一位诺奖得主。

日本免疫学家本庶佑 图片来自中新网

细观日本不难发现,

日本人连年斩获诺奖,

离不开日本对基础研究长期稳定的支持、

常存的危机意识以及对培养年轻科研人才的重视

诺贝尔科学奖主要颁发给基础科学领域的重大原始创新性成果,

而基础研究成果从出现到获得高度认可通常需要相当长时间。

日本文部科学省公布的数据显示,

20世纪40年代以来,

全球诺奖得主取得诺奖研究成果的平均年龄是37.1岁,

而他们获奖时平均年龄是59岁,

从出成果到得奖平均等待22年

本庶佑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研究免疫抗体,

他的主要成果是1992年获得的,

从出成果到得诺奖等待26年

因此,那些追热点、

快出成果的急功近利式研究也许会有很多论文发表,

但可能永远获不了诺奖,

因为是建立在别人研究基础上。

现年76岁的本庶佑获奖后在记者会上表示,

希望他这次得奖能够进一步加速基础医学领域的发展,

给从事基础研究的研究人员带来勇气。

他说,基础研究非常重要,

但研究成果要回馈社会耗时较长,

期待社会能够更加宽容地对待基础研究。

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点是,

虽然近些年来诺奖大丰收,

引起世界瞩目,

但日本各界却居安思危,

时刻保持危机意识

日本政府每年都会发布一份《科学技术白皮书》,

总结日本的科研实力和存在的问题,

并与全球主要国家进行比较。

近年来,《科学技术白皮书》多次声称,

日本科技创新力正出现衰退。

2018年度《科学技术白皮书》提到,

在世界主要科研大国中,

只有日本研究人员发表的论文数量减少,

从最高年份2004年的约6.8万篇减少到2015年的约6.2万篇;

全世界引用次数排名前10%的高质量论文中,

日本占比从世界第4位降至第9位;

在政府科研预算方面,

日本2018年的投入只是2000年的1.15倍,

在世界主要科研大国中增长最少。

今年2月,

日本《东洋经济》杂志发表题为“大学崩溃”的特辑,

多篇幅多角度对日本大学面临的危机予以报道,

声称在过去十几年间,

日本的科学研究无论从质还是从量来说都在急剧下落。

益川敏英、梶田隆章等日本诺奖得主也在专访中敲响“日本科学研究正濒临危机”的警钟。

梶田隆章指出,研究资金、研究时间和研究人员数量是决定论文数量的三大要素,

如果日本在这三个方面继续恶化,未来将难以获得诺奖。

日本还有一个担心,

就是认为对年轻科研人员的培养和支持力度不够,

导致日本年轻人出现远离科研的趋势。

2016年诺奖得主大隅良典等诸多日本有识之士多次呼吁,

日本社会要创造环境,

消除年轻人的后顾之忧,

让他们能够安心地从事科研工作,

“不用顾虑眼前,可以安心考虑5年、10年后的事情”,

“如果日本不能形成培养年轻研究人员的体制,

日本的科学将空心化”。

2018年度《科学技术白皮书》也提出,

日本应加强科研投入,

并为年轻研究人员提供更好的科研环境。

文:新华社记者华义


【网转】

本庶佑夫妻兩記者會見,

決定把得到的諾貝爾獎金900萬瑞士法郎,

相當於一億五千萬日幣,

全部捐給母校京都大學,

用於支援年輕研究者的研究工作。

【诺贝尔获奖感言】

对教科书写的不能都信,

要常常保持怀疑的态度。

真正的到底是怎样的?

这样的怀疑心态很重要。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