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为什么不怕猫?匪夷所思的理由
2018-05-25 21:40:32
  • 0
  • 0
  • 2
  • 0

不怕猫的老鼠,得了特异性的精神病。

因为一种寄生虫使老鼠精神错乱。

弓形虫可操控寄生老鼠大脑不怕猫

科学家发现一种寄生虫能寄生并操控受感染老鼠的行为,使其丧失对猫的天生恐惧感

在自然界,猫的尿味是啮齿动物天然的威慑剂,

这些小动物会灵敏地察觉这种味道并主动远离它们的天敌。

但是最近研究人员发现

感染弓形虫后的雄性老鼠在暴露于猫尿味环境后,

其大脑中和性吸引相关的区域竟然呈现活跃状态。

而与此同时,其大脑中负责恐惧的区域受到抑制。

论文合著者,美国斯坦福大学神经科学系教授罗伯特·萨珀尔斯基说:

“一般情况下,

我们预料弓形虫感染后会抑制老鼠大脑的正常恐惧功能,

但是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发现它竟然还会引发性唤起,

这让我感到很奇怪。”

弓形虫需要进入猫的消化系统才能完成后代的繁衍。

因此,这种病原体不但通过操控老鼠的大脑,

抑制其对猫的气味的恐惧,

甚至还通过欺骗性的性唤起让它们向猫靠近,

从而大大增加了它们被猫捕杀的风险。

因为只有这样做,

弓形虫才能得以进入猫的消化系统,

也才能得以完成后代的繁衍。

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

弓形虫仅仅会更改老鼠对于猫尿味的本能恐惧反应,

也就是说受感染的老鼠的其它情感反应:

焦虑,害怕,社交能力,记忆都仍然是正常的,

并且对非猫科捕食者的味道仍然保持恐惧心理

并能引导自己及时躲避危险。

研究者之一,

斯坦福大学博士生帕特里克·豪斯说:

“这些发现支持这样一个观点,

即弓形虫会针对特定目标进行操控,

从而形成仅仅针对猫的恐惧反应抑制。

与此同时,

此次的研究还暗示恐惧和吸引的反应可能是统一的,

或者至少可以说并非完全不相关的两种情感。”

生物学家们相信这项进展将有助于

进一步搞清本能的恐惧感和性吸引的生物学机制。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证明

弓形虫不但侵入并找到了雄性老鼠的大脑杏仁核部位,

甚至还对这一区域的某一特定功能区进行了篡改,

使老鼠只特定地对猫的气味失去天然的恐惧感,

并使大脑在探测到猫的气味时激活对雌鼠引发的性吸引反应。

人类群体中大约有1/3的人口对弓形虫检测呈阳性反应

这主要是由于食用了没有煮熟的肉制品所致。

对于人类而言,

弓形虫危害最大的当属怀胎的婴儿和孕妇。

然而根据一些最近的研究,

弓形虫被证明和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有关

这种病症的显著特征正是大脑杏仁核功能紊乱和行为失常。


(作者:晨风)

原载 新浪科技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