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熊”正名
2022-06-13 14:30:09
  • 0
  • 0
  • 0
  • 0

曾几何时,

熊的地位何其崇高!

黄帝为有熊。(《史记·五帝纪》)

有熊,国名。黄帝所都。(《韵会》)

儒家经典《书·舜典》:

“帝舜想任命益主管农林渔,

益下拜稽首,

推让给朱虎、熊罴这两位同事。”

熊罴这个能臣,

姓熊名罴,了得!

现代汉语的解释:

熊和罴皆为猛兽,

罴是熊类动物中

体形最大的一种,

也叫棕熊、马熊或人熊。

现代汉语的“猛兽”,

不足以概括

古人对熊罴的尊崇,

古代熊罴常被用作

帝王贤辅的代名词。

熊罴也常被用来

比喻勇士、雄师劲旅、

勇猛善战的军队。

“乃有熊罴之旅,虓阚之将。”

(晋·陆云《南征赋》)

“赫雷霆之威,振熊罴之旅”

(《魏书·张伦传》)

现在已不太常用的成语

熊罴之力、熊罴之旅、熊罴百万

皆昔日熊罴威望之佐证也!

有一成语为老熊当道

比喻猛将镇守要塞:

“如老熊当道,百兽畏伏。”

(元·赵孟頫《论宋十一家书》)

“老熊当道踞津门,一旅师如万骑屯。”

(清·钱谦益《元日杂题长句八首》)

三皇五帝以降,

中央之国

男性地位何其崇高!

做梦梦到熊罴,

那是生男的预兆!

“铺好蒲席再把竹凉席铺上,然后君王进入甜美的梦乡。

从沉深的睡梦中悠悠醒来,反复回忆修补梦游的情状。

你猜君王在梦里梦到什么?

梦到了黑熊罴是那样粗壮,梦到了花虺蛇是那样细长。

请来占梦官为君王说端详:

你在梦里遇见粗壮的熊罢,这是你要生公子的好运气;

你在梦里遇见花蛇细又长,这是生女的吉兆落你头上!”

(《诗·小雅·斯干》现代译文)

以上故事概括为成语:

梦熊之喜、熊罴之祥、梦兆熊罴。

“梦熊之喜”实吉兆,

“弄璋之喜”乃祥局。

我曾直觉

在古代“熊”可能通“雄”:

果不其然:

“及赞戎律,熊武斯裁。”

(《北史·羊祉传》)

梦熊罴而兆生男,

亦可看作“熊”通“雄”吧?

《春秋列国志传》

有飞熊入梦的记载:

西伯既归岐州,

是夜西伯梦有一虎,自东南飞入殿陛,

顷刻侍立坐侧,群臣各个拜伏。

忽然惊觉,乃是一梦。

次日,以梦访问群臣,群臣皆莫能辨。

独散宜生认为那不是虎,

而是长了翅膀的熊:

“此梦乃大王之大吉兆,

主大王得栋梁之臣,大贤之客……

今主公梦虎生双翼者,乃熊也。”

“熊本良兽,又生飞翊,其贤可知,

侍立坐侧,百官拜伏,

此必为群臣之表,相君左右者也!”

《武王伐纣平话》(封神演义的前身)

对文王的这个梦,是这样解释的:

“此要合注天下将相大贤出世也。

梦见熊,更能飞者,谁敢当也?”

梦中的飞熊是谁的附体呢?

姜子牙的道号即为“飞熊”,

于是姜子牙被文王拜为丞相,

推动了伐纣大战,辅周天子登位。

瞧他一副老谋深算的样子

为什么散宜生能指虎为熊呢?

《山海经·海内北经》:

“穷奇状如虎,有翼。

郭璞注山海经说:

穷奇“号曰神狗”。

(穷奇的外号叫神狗)

《尔雅·释兽》:

“熊,虎丑。其子狗,绝有力麙。”

(熊,是虎类。熊的儿子叫狗,

其中强壮有力的则叫麙。)

以下是古代的三段论:

穷奇像有翅老虎,外号叫狗;

而熊的儿子叫狗;

所以,那有翅老虎(穷奇)

自然是熊。

《世说新语》中,

诸葛亮出仕蜀汉,

诸葛瑾出仕东吴,

诸葛诞出仕曹魏,

三人并称诸葛家的“龙虎狗”,

诸葛诞这条魏“狗”很差吗?

非也,此狗乃熊——

长了翅膀的虎也!

说诸葛诞是“狗”,

这绝对不是骂他,

而是夸他年轻又厉害——

诸葛诞是魏国的

“四聪八达”之一。

诸位看官看到了吧,

熊在古人的心目中,

是长了翅膀的老虎!

以上故事,概括为成语:

飞熊入梦。

还有一成语非熊非罴,

指圣主得贤臣的征兆。

(《史记·齐太公世家》:

“西伯将出猎,卜之,曰:

‘所获非龙非彨,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

《宋书·符瑞志上》:

“将大获,非熊非罴,天遗汝师以佐昌。”)

虽言非熊非罴,

其实仍在以熊罴说事,

可见熊罴的地位!

水熊虫,非熊非罴,百毒不侵,能量非凡!

我们通过“熊”字的演变

来看看“熊”

在古人心目中多么有能(力、量):

“能”字是“熊”这种动物的象形,

这就是说,在古代“能”即为“熊”。

从“熊的象形”到“能”的演化链

后来“能”渐渐多借用去

表示能力方面的含义,

于是就在“能”的下方加“火”

来表示它的动物本义,

“能”则专用为借义了。

隶书字形将篆书字形下面的“火”化为“灬”,完全脱离了象形字

从此,

“能”与“熊”这俩字,

彻底分开了。

但我们要知道:

“熊”,是很“能”的动物!

“熊”与“能”,是分不开的​!

为什么在“能”的下方加“火”,

而不是加其它部首呢?

强调熊体高热能不怕冷。

像抱着一个热水袋

本博有个大胆的猜想:

商代的贵族可能将熊作为宠物饲养,

一来,熊是吉兽,养熊彰显主人地位。

(熊的食量很大,一般人也根本养不起)

二则,熊在吃饱的情况下,相当温和,

并且很萌,适合作为宠物饲养。

(饱餐的熊不会主动攻击其它动物,

并且蓄意避免冲突,只有当它们认为

必须保卫自己或自己的幼崽、食物或地盘时,

它们才会变成非常危险而可怕的野兽。)

那些养熊的贵族,

感觉熊的身体相当温暖。

抱熊而眠的时候,

感觉身下像火一样温暖。

这些贵族拥有造字的能力与权力,

于是,他们造下了“熊”,

以独立于渐渐失去本意的“能”。

夏商时代,

中原如现代印度平原一样温暖,

到处都是大象,犀牛和三趾马,

那时候的熊,是不冬眠的。

“熊”,脱离了

因被借用过多的本字“能”,

又因为体能很高,

“熊”,

被引申去形容火势——

熊熊大火。

“南望昆仑,其光熊熊,其气魂魂。”

(《山海经·西山经》)

“清飙凛凛,壮气熊熊。”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熊,曾经是古代人接触比较多的动物。

古人以熊与鸟的动作为楷模练习导引之术:

熊经鸟申、熊经鸱顾、熊经鸟曳、熊经鸟引。

后来,华佗在两禽戏的基础上

创造了​仍然包括熊与鸟在内的五禽戏。

在古代人看来,

熊是聪明的——

熊韬豹略、熊心豹胆。

熊是强壮的——

虎背熊腰、熊腰虎背、虎体熊腰。

熊是能者的象征——

熊虎之任、熊虎之士。

熊与虎完全可以相提并论——

熊据虎跱、柙虎樊熊(樊笼中的虎与熊)

又曾几何时,

“熊”成了贬义词?

胆小无能的样子,是熊样,

马怂被人骑,人熊被人欺;

斥责、批评他,是熊他;

挨批评,是挨熊;

没教养的孩子,是熊孩子

……

窃以为,熊被贬,

大约在清末以降。

鸦片战争后,

沙俄不断侵蚀黑龙江边境,

清廷采纳了黑龙江一把手的建议,

开禁放垦,拉开了闯关东的大幕。

关内汉人出关以后,

在寒冷的东三省多见冬眠之熊——

的确很熊的样子。

对“熊”的贬义,

由北到南传遍了寰中。

(语言仰仗X力传播)

渐渐,“熊”再也不能像

它们的祖先那样荣耀了。

熊的荣光,尽在文言里。

熊的贬义,全在白话文。

(见【附录】)

满人龙兴之地那些来自鲁冀晋的关内客,

在三江平原偶尔拾到小熊,以为是狗崽子,

后来才知道是熊,于是有了更贬义的“狗熊”。

这恰好对应了前文的“熊,虎丑。其子狗”。

以上对应是无意的,

以下对应也是无意的:

全世界都把跌跌不休的股市称为熊市,

只因为歪果仁是这样想的:

熊攻击时,爪子向下拍打,

与市场下跌的走向一致,

于是,有了“熊市”。

【附录】

菡子《泉水边》:“他抬起头看了我一眼,那眼色才看不起我呢,

可是他没有大声熊我。”

《新X月报》1953年第3期:“有一次,沈竟把我叫到一边,熊了我四个钟头。”

高X宝《高X宝》第八章:“我不如熊他一下,叫他多跑点腿,耽误一些时间。”

《中国民间故事选·智歼邵本良》:“可他碰上杨XX将军就熊了。”

陈登科《活X塘》十五:“人熊被人欺,马熊被人骑。”

【后注】

为熊正名的念头,肇始十年前在庐山的图书馆​。此次催我下笔的乃因看到一张将唐山九人渣称为“九熊”的图片​。心里忿忿不平愤愤不平​:熊在世界范围内是可爱的(一般不主动攻击人,又萌),熊的漫画与长毛绒玩具​多了去。用熊来形容人渣,实在是对熊的不公正​!

实际上,用动物来形容坏人,都是对动物的亵渎​。狗永远是狗,但某些人却不总是人​!

本文图片以及少量文字取自网络,致谢原作者​!​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