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早贪黑钓鱼的生物学密码
2018-09-11 21:38:10
  • 0
  • 0
  • 3
  • 0

为了看日出

很早就去到海边。

惊讶已有多人垂纶

为什么白天不来钓?

怕热?怕晒?怕收费?要上班?

其实这些问题,都不存在。

早晨,鱼容易上钩

这才是问题的答案。

钓鱼的人说

白天鱼儿不咬钩。

为什么呢?

网上说鱼儿厌光。

为什么呢?

钓鱼的人与网上都没说理由。

我的目光投向了

时而在天空翱翔、时而在沙滩漫步的一群:

                                                在水边游弋的那白色的精

在鱼儿觉得亮堂的水中

一定会有被鸟衔到天空的危险!

我认为,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虽然,经过长期的演化

鱼背的颜色比较深

(为了躲避上方的敌害——

水禽与肉食性水生动物。

当然,鱼肚的颜色比较浅,

是为了躲避下方的敌害——

肉食性水生动物)

但这还不够。

尤其在沙滩附近这样的浅水区

鱼儿的游动

等于是为自己做葬身鸟腹的广告。

正因为如此

才有那么多钓者

站到深一点的水中去。

因为鱼儿为了安全

会躲在稍微深一点的水里。

有的鱼儿贪浅水处会有更多的食物,

结果成了鸟的食物。

对于非深水区生活的鱼儿来说,

较深水的安全与较浅水的食物之间

有个平衡区域。

把握得好,可享天年。

动物群体中(包括人)

有一部分某种能力低于平均值的

将大概率地率先死亡

没有这些鱼儿的死,

鸟儿怎么活?

(没有傻子

哪有那么多骗子?)

鱼儿的视力好吗?

据说不怎么好。

(越是深水鱼的视力越不好,

洞穴鱼类的眼睛都退化了;

进化的另一个方向:

有的深水鱼的眼镜特别大,

那是为了提高视力。)

但是

由于光线进入水中要折射

这就使得鱼看水面以上的视野很大

(鱼儿不出水,也知天下事)

因此对于钓鱼者来说

坐着比站着能钓到更多的鱼;

保持安静的比老是动弹的人钓的多。

据说鱼儿基本上是色盲

因此将鱼饵染红是白搭

(斗牛士挥舞红布与绿布

效果是一样的,

鱼与牛至少都是红色盲):

鱼儿的嗅觉与味觉还不错,

鱼饵弄得香一点,

更容易吸引鱼儿上钩。

夜晚去海边散步

发现夜钓的人也不少。

光线是那样的暗,

以至于照相机的P档无法对焦。

这说明:

1.鱼儿不喜欢光亮;

2.鱼儿的嗅觉与味觉能保证

它在暗光下能找到食物

我也发现

景区的观赏鱼一点不厌光

光天化日之下

它们争抢游客投下的鱼饵,

甚至在游客手中争食。

景区的鱼儿是聪明的

它们知道这样做

没有危险。

黑龙江中的鱼儿也是聪明的,

它们知道在老毛子那边游是安全的。

鱼儿的狡黠

大令吾国渔民光火

有时为利益的诱惑

铤而走险越过主航道的中心线

毕竟一网下去收获不菲

(大麻哈鱼,那叫贵啊)

但冒险也可能要付出代价

对岸老毛子的军舰

正虎视眈眈呐!

    此图与文章内容无关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