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地名常有“怀、抚、绥、靖”?寄托着和平安定的美好愿望
笑傲天下史
2020-08-26 15:33
文丨笑傲天下史(文章原创,版权本人所有,欢迎大家转发分享)
中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在这几千年的历史中,保留了许多的古城和古地名。在这其中我们就发现,很多地方的地名都有着“怀、抚、绥、靖”这四个字,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从这四个字的表面意思都可以看出,这些都是统治者们对和平的希望。他们根据不同的地区,将这四个字分别植入地名中,从而希望当地可以和平安定。
首先我们来看“怀”字,这个字出于“怀柔”一词。“怀柔”指的是用政治手段来让其他的民族国家依附自己,从而达到笼络的目的,北京的怀柔区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在唐朝初年,刚刚平定了北方的少数民族,针对部分比较听话的部落,唐朝将他们的的地区改名为“怀柔”,意为“招来安抚”的意思。
湖南怀化,相传在宋朝时期,怀化属于三州之地,后来丞相章惇平定了这里的蛮族,将“蛮岩”改为了“怀化岩”,意思就是“怀柔归化”,后来随着时代变迁,慢慢怀化由镇变成了县和市。
在北京,沿着长城到张家口附近,有着一系列带“怀”的城市,“怀来”“怀安”“怀仁”等等,这些都体现了中国古代统治者对待异民族的态度。
然后是“抚”字,很明显“抚”有抚慰的意思,最著名的城市应该就是“抚顺”了。抚顺建立于明朝洪武年间,当时全国基本已经平定了,北元的残余大部分跑到了蒙古草原,而少数的却跑到了辽东半岛。于是为了安抚这些残余势力,朱元璋建立了抚顺城,意为“抚绥边疆,顺导遗民”。
江西抚州,抚州本为临川和巴山两个郡,在隋朝属于南陈所属。后来杨广灭掉了南陈,于是隋文帝杨坚便派遣将军杨武通前往两郡安抚百姓。故而改名为“抚州”,有安抚慰问之意。
最后就是“绥,靖”两个字,这两个字组合起来就是一个词语,“绥靖”在中国古代有安抚,平定的意思。在《三国志》中就用“敬服王命,绥靖四方”来称赞陆逊。后来因为反动政府的不作为,屡屡在外交上让步而求取和平,使得“绥靖主义”但是,这也让“绥靖”变成了一个贬义词。
湖南的绥宁县,和怀化的来历相似,也是宋朝收复蛮族之地,后来改为“绥宁”,意寓着“安抚太平”,“绥”大多是安抚的意思。
江苏靖江,位于长江入海口,多年水灾泛滥,后来国家将之改为“靖江”,意为“江海安定”的意思,所以“靖”一般代表着安定,平定,太平的意思。
这些暗含政府对外政策的地名,之所以能跨越千年保留下来,更都是因为从古至今中国人都保持着一个热爱和平,向往安定幸福生活人心。
参考文献:《三国志》《宋史》
北宋王朝建于公元960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央集权政治制度也在进一步加强,同时官僚机构逐渐庞大而臃肿,又采取了"守内虚外"的方针,实行兵将分开制,财政开支巨大,国家无力大量发展生产增加国防投资,导致造成"积贫积弱"的局面。在北宋存在的160余年的时间里,边患不断"北有大乱,不遐无略",而对西南这个少数民族为主体的地区,多采取羁縻政策。在经济稍为发达的地区建立经制州,在以少数民族为主的地区设置羁縻州,设立这些行政机构目的是进行防范,防止事端,以求相安无事。当北宋王朝建滋州设仁怀县之时,正是其受北方强敌侵扰之日,统治者无力过问西南的少数民族,只有表示友好与亲善,并具体体现在县名上,故名仁怀,寓意仁德与怀柔。
https://view.inews.qq.com/k/20200504A0O1SP00?web_channel=wap&openApp=false
仁怀一名的探源还得回到宋朝时这一地区的人文和自然状况中来进行探讨。当北宋王朝建滋州设仁怀县之时,正是其受北方强敌侵扰之日,统治者无力过问西南的少数民族,只有表示友好与亲善,并具体体现在县名上,故名仁怀,寓意仁德与怀柔。
怀宁县:在合肥市南,长江北岸。晋置怀宁县。据《资治通鉴》注:“盖以怀宁蛮左名也”。另据《名胜志》:“晋安帝以永嘉荒乱之后立县,以怀宁兹土也。”
循化—据清嘉庆 《循化志》:以生番归化之故 而得名。
迪化——乌鲁木齐,乾隆帝将扩展后的城池命名为“迪化”,是否启迪生番之意呢?
归化——归化+绥远=归绥=呼和浩特
归化寺——云南迪庆香格里拉松赞林寺
绥化—绥化在清朝时名为“北团林子”,但后来被废弃。清政府为了安抚这个地区的百姓而改名为绥化,“绥”有绥靖、安抚之意,“化”是教化的意思。
靖边——明洪武年,设靖边卫,取“绥靖边疆”之义。
东平、南平、西平、北平
同平、居平、福平、
瑞平、海平、商平、至平、高平、原平、漳平、
乐平、开平、恩平、兴平、平阳、昌平、
黎平、 黄平 、平凉、平塘……
开平:
明朝时期,今大沙、马冈、龙胜、苍城、金鸡一带,地广人稀,山高林密,一些反抗官府的人以此为基地,开展活动,而官府又鞭长莫及。到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在今苍城一带又有陈金莺、林翠兰等率众造反,他们与新兴县的陈奇山和新会县的造反者联合起来,声势浩大。提督御史殷正茂派岭西兵备佥事李材督师镇压。到明朝万历元年(l573 年),才将这一带反抗官府的人镇压下去。事后,李材为了维持这一带的治安,在今大沙、马冈、龙胜、苍城、金鸡一带,设置了l8个屯,并从外地募兵来屯驻守。这些屯,有的用原地名来命名,有的则用原地名与命名者愿望相结合的名字来命名,而最多的是以命名者的愿望和带有歌功颂德性质的名字来命名。在仓步村设置的开平屯,有“开通敉平” 之意,目的是希望经过这次镇压后,设置屯地,募兵耕守,使这一带从此太平。
贵定、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析新贵县之平伐司,定番州之丹平司,龙里卫之把平司等地置县,取新贵县之“贵”,定番州之“定”,合称贵定县
正定县的隶属关系几乎每朝都在变化:
位于河北省西南部,华北平原中部的冀中平原,古称常山、真定,历史上曾与北京、保定并称"北方三雄镇",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也是百岁帝王赵佗、常胜将军赵云故里。
正定县位于东经114°23′-114°42′,北纬37°58′-38°21′之间,北距首都北京258千米,距天津新港350千米,东距黄骅港300千米,西距太原160千米,南与省会石家庄市市区相接。
正定由真定所改。真定其地原在东垣故城(石家庄市东古城),唐初徙今治。而正定古名安乐垒,建置于公元352年。后因沿袭真定之名,清时改为正定。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居住在今河北省境内的白狄族人(姬姓)以正定为中心,建立鲜虞国,国都新市(今新城铺)。周敬王三十一年(公元前489年)鲜虞国被晋国所灭,此地属晋国管辖。
战国初期(公元前475年)鲜虞人在这一带建立了中山国,在此设东垣邑。赵惠文王三年(公元前296年)中山国被赵国所灭,属赵。
秦统一中国后,改东垣邑为东垣县,治所在今石家庄市古城村附近,属钜鹿郡。
汉初,仍为东垣县。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改东垣县为真定县(意即真正安定),属恒山郡。
汉文帝前元元年(公元前179年)因避文帝刘恒讳,改恒山郡为常山郡。
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分常山郡北部置真定国,辖真定、藁城、肥垒(今藁城县城子村一带)和绵曼(今井陉县境)四县。
东汉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废真定国,将真定县划归常山国管辖。
三国时,真定县属魏国常山郡。
晋时,常山郡的治所由元氏移至真定(今石家庄市古城村),从此正定县即成为河北中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北魏天兴元年(公元398年)把郡治所移至安乐垒(今藁城九门附近),真定为县。
北齐时(公元550-577年)又把郡、县治所移到滹沱河北,即今正定镇。
北周宣政元年(公元578年)从定州、常山郡各分出一部兼置恒州,治真定县。
隋开皇初废郡,存恒州、真定县;
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真定县分为真定、常山两县(常山县治所安乐垒),属恒州;
大业元年(公元605年)改恒州为恒山郡,治真定县。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恒山郡为恒州,治所石邑(今石家庄市振头附近);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徙恒州治真定;
武后载初元年(公元689年)改真定为中山县;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复真定县;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在恒州恒阳城置恒阳军;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废恒州为常山郡,治真定县;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置恒州,属河北道常山郡,治真定县;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置成德军于恒州;
兴元元年(公元784年)以恒州为大都督府;
元和十五年(公元820)为避穆宗李恒名讳,改恒州为镇州。
五代后梁时仍为镇州,治真定县;
后唐长光元年(公元923年)改镇州为北都,同年又复为镇州;
后唐长兴三年(公元932年)升镇州为真定府;
后晋天福七年(公元942年)复名恒州,改成德军为顺国军;
后晋天福十二年(公元947年)又改恒州为镇州,顺国军复为成德军;
契丹号为中京;
后汉乾祐元年(公元948年)为镇州,又升真定府;
后周广顺元年(公元951年)又改为镇州。
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废镇州置真定府路,统真定府和五州及真定等九县。金袭之。
元初改为真定路,辖一府五州及真定等九县。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改真定路为真定府,辖五州及真定等27县。
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属直隶省;
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因避世宗胤禛讳,改真定府为正定府,辖一州及正定等十三县。
1913年废府存县。正定县属直隶省范阳道观察使署(治保定)。
民国3年(1914年),改范阳道为保定道,仍领正定县。
民国14年(1925年)6月24日,以正定县城厢为正定市,隶属正定县。不久即撤销正定市。
民国17年(1928年)6月20日,直隶省改为河北省,废保定道,正定县直隶于省。
民国26年(1937年)3月,河北省划为17个督察区,正定县属第十二督察区。
民国26年(1937年)10月8日,日军侵占正定县城。
民国27年(1938年)2月,建立伪正定县公署,隶属真定道(治石门市)。
1938年4月25日,正定县西北部地区与新乐县化皮地区合并建立正(定)新(乐)县(抗日)政府,驻正定县后塔底村,属晋察冀边区第四特别委员会。
1938年8月25日,撤销正新县,建立正定县(抗日)政府,仍属第四特别委员会。10月,县政府改属冀西区第三专署。年底,县政府改属晋察冀边区第三专署,县委仍属第四特别委员会。
1939年1月,第四特别委员会改为第四地方委员会。
1939年十月,正定县滹沱河以北、京汉铁路以东地区与藁城县北部地区建立藁正县联合办事处,属晋察冀边区冀中区地二专署;正定县滹沱河以南地区与获鹿县东部地区建立正获县,县委属冀南区第一地方委员会,县政府属冀南区第四专属滏北办事处。
1940年1月滏北办事处改为冀南区第一专署。6月,冀南区第一地委、第一专署改为冀中区第一地委、第一专署。10月,第一地委改称第六地委,第一专署改称第七专署;正定县辖滹沱河以北、京汉铁路以西地区,共4个区、84村。
1940年2月,藁正县与新乐县佐合并建立藁正新县,属冀中区第二地委、第二专署;
1940年七月晋察冀边区第三专署改称第五专署,仍辖正定县政府;
1940年8月,撤销藁正新县,将原藁正县与无极县西部地区合并建立藁无县,县委属冀中区第七地委,县政府属冀中区第八专署(1944年3月第八专署改称第七专署);
1941年1月,中共晋察冀边区委员会改称中共北岳区委员会,正定县委属北岳区第四地方委员会;
1941年2月,正定县改属冀中区地七专署,县政府迁驻藁城县小西门一带。8月,夏归晋察冀边区第五专署,县政府又迁回县西北部地区;1941年11月,藁城县滹沱河以南的西部地区与正获县合并建立藁正获县,县委属冀中区第六地委,县政府属冀中区第七专署;
1943年9月,撤销藁正获县,恢复正获县,隶属关系未变。
1944年6月,冀中区第七专署改称第六专署;1944年6月,晋察冀边区第五专署改称第四专署,仍辖正定县。9月,正定县改属冀晋区第四专署;
1945年3月,栾诚县与正获县合并建立栾正获县,属冀中区第六专署;1945年9月,国民党在城内建县政府;正定县解放区仍属冀晋区第四专区;撤销藁无县,恢复正藁县,属冀中区第七专区;
1946年2月,撤销正藁县,置正定县佐,辖正定县京汉铁路以东(滹沱河南、北)地区;撤销栾正获县,恢复正获县,仍属冀中区第六专区;1946年3 月,建立中共正定市委员会和市政府,属冀中区第六专区。1946年5月,改属第十一专区;1946年5月,正定县改属冀晋区第三专区;夏设藁正获县,属冀 中区第十一专区;1946年9月,撤销正定县佐,恢复正藁县,属冀中区第十一专区。
1947年4月12日,人民解放军解放正定县城。城内为正 定市,属冀中区第十一专区。西北部农村为正定县,仍属冀晋区第三专区。5月,改属第四专区;1947年7月10日国民党军复占正定县城,在城内建县政 府;1947年8月24日,人民解放军第二次解放正定县城,建置未变;1947年10月26日,正定县城第三次解放,建置未变。1947年11月,撤销正 藁县和藁正获县。原属正定县的村庄除西南部17村华归获鹿县外,复归正定县;正定市改为县辖市。正定县改属北岳区第四专区。
1949年1月,正定县改属察哈尔省建屏专区;1949年6月,撤销正定市,改为正定县城关区;1949 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下设10个专区。正定县属石门专区;1949年8月10日,石门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在正定城内建立;1949年9月28 日,石门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石家庄地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仍辖正定县;1949年10月,石家庄地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由正定迁石家庄市;
1950年9月9日,石家庄地区行政督察专区改称河北省人民政府石家庄专区,仍辖正定县;
1958年11月5日,正定县、灵寿县合并为正定县(12月20日国务院批准);
1960年5月3日,撤销石家庄专区,正定县改属石家庄市;
1961年5月23日,复置石家庄专区,辖正定县;
1962年1月1日,恢复正定县、灵寿县建置,正定县仍属石家庄专区(3月27日国务院批准);
1967年11月22日,石家庄专区改为石家庄地区,辖正定县;
1986年4月5日,石家庄地区撤销,正定县划归石家庄市。
从上古到明清时期对于疆域行政的划分设置:
1)上古时期尧帝,把天下分成九州,就是现在都还常用的华夏九州的九州;
2)到了夏商周时期,实行的是分封制,那时候是以方国和诸侯国的形式出现,没办法的,那时候部落制还遗存很多,只有分封各个部落首领当老大,实现名义上的统一;
3)秦始皇战六国,北征河套地,南伐岭南,统一天下之后,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衡量度”,还把天下按“郡县制”来划分,朝廷任命官员到地方,方便集权管理。那时候郡(相当于省)管辖县(隶属于郡),每郡下辖有若干个县;
4)西汉时期,由于需要,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郡(诸侯国与其同级)按级下辖 县—道—邑。
5)东汉时期,由于人口的增多,地域上的土地开发越来越多,于是首创州制行政监察区,在 郡、国之上增设,开始出现 州—郡—县的三级行政区划制度;
6)三国魏晋南北朝,这时候天下纷争,分分合合,朝代更迭频繁,行政区域大致上沿袭东汉州—郡—县来划分;
7)隋朝存在时间很短,但是也是统一了啊,天下改为 州、 县 两级行政区划制;
8)唐朝时候改得有些乱,这个时期,全国的山川形势已经被研究得相对清晰,于是行政区域划分为十道 ,道下辖府、州(府州同级), 府和州再分别设县。
后因增设节度使,划分变成道—节度使—府(州)—县制,在安史之乱后,节度使成为一方大吏,道名存实亡,所以唐末实际上还是三级制;
9)宋朝时期,改道为路, 路下设府或州(府虽与州同级,但地位要略高于州),再到县。宋后期增设军、监两类行政单位,视其辖区大小或归与府州同级,或归与县同级;
10)元朝时期变成行省制度,行省下辖路,路下设府或州,府和州下辖 县 。不过后期也出现 直隶府、直隶州,与路并列隶属于行省;
12)明朝时期,行政区域划分变成两京与十三布政使司(俗称十三省)。两京直隶皇帝,而布政使司下设府-州-县;
13)清朝时期,边疆设置军辖区,内地设省制。省下辖府和直隶州,府-州-县 。后期增设直隶厅,其地位低于府,但高于直隶州。变成 府—厅—州—县。
......
当今中国县级以上政区用“普安”做名的只有位于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普安县。许多人并不知道,100年前贵州西南部这一带有个普安直隶厅,再往前追溯还有普安直隶州、普安州、普安卫、普安安抚司、普安军民府、普安路等建置。从元代至元十三年(1276年)至今700多年来,它们名称不同,性质有异,辖境时变,治所也不尽在一处,情况相当复杂,史书志书记载多不一致,以至今人常常弄混。
自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于矢万户府改名普安路总管府,以后虽经过招讨司、宣抚司的变化,直至二十二年的恢复为路,都冠以“普安”之名了。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湖广入滇驿道开通,称“中庆(今昆明)
“普安”本不含“平定”的意思,而是对“盘”字读音的分解。历史上,统治者总追求长治久安,在对新领地取得实际控制权后往往喜欢选用含“平”、“安”、“宁”、“定”之类字样为所设的政区命名。从这个角度看,“普安”的译法显然比“盘”的译法更容易被忽必烈时代乐于汉化的元廷接受。普安路东邻普定路的例子似可作一旁证:普定路一带宋为普里部,元在此设路称“普定路”。其实“普里”、“普定”二者在彝语中本是同音同意之词,意思都是“濮人的坝子”。“濮人”译作“普”无异议,“坝子”译作“里”、“底”、“定”的都有,但从字义上看,元廷显然更喜欢含有“平定”意的“定”字。
普安招讨司、普安宣抚司
在边疆地区,元朝在行省之下还设置了宣慰司,其职责是“掌军民之务,分道以总郡县”,“有边陲军旅之事,则兼都元帅府”,即负责行省与郡县之间的沟通,因注重镇守和征讨而带有明显的军事机构性质。曲靖宣慰司(驻今云南曲靖)为云南行省10个宣慰司之一,普安路总管益智曾任宣慰使。在宣慰司以下,边远地区又置废不常地设立招讨司、安抚司和宣抚司。普安招讨司置于至元十四年(1277年),宣抚司于至元十六年(1279年)由招讨司改置而成,二十二年(1285年)罢。这种带军事性质的机构在八九年间取代路总管府,反映的应是此期“军旅之事”较多。
普安路总管府
按元制,路的机构为总管府,置总管、达鲁花赤各1员。达鲁花赤,蒙古语为镇压者、制裁者、掌印者,转而为监临官、总辖官之意,既可以监督地方行政长官,又是地方政权的最高负责人。元朝规定,自路以下,无论总管府、州府、县廷,均设握有实权的“达鲁花赤”一人掌印办事。总管由汉人,同知由回回人充任。而普安路虽派有达鲁花赤,但因土官势强,下属各蛮夷长官司皆以土人为官。按元制,路总管府还设同知、治中、判官各1人,专治刑狱司法的推官1~2人,下属应有儒学教授、学正、学录、蒙古教授、医学教授、阴阳教授及司狱司、平准行用库、府仓、惠民药局、税务等官员和机构。从总管府设置看,它的主要职能是行政、民政。普安路总管府首任总管为于矢部大宗八纳部长房益智,益智同时被授为怀远将军、曲靖宣慰使,掌管军政。普安路总管之职以后一直由益智子孙承袭。元末,益智孙那邦袭职,功升云南行省参政,仍领普安路事,并于兵乱中保障境内,民以宁谧。
到了明代,以“普安”为名的政区、机构有普安府、普安军民府、普安卫、普安军民指挥使司、普安安抚司、普安州等。其中普安卫、普安州一直延续至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