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同志为什么说铅粉无毒?
2018-05-18 16:00:20
  • 0
  • 0
  • 10
  • 0

                                                                                                            【不是郎中】

一个段子:

西北某国棉厂的女工

被提拔为主管卫生的副总理。

某次接见亚非拉某国的外宾

外宾盛赞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副总理环顾陪同接见的中方人士:

李时珍同志今天来了吗?

我们从小就知道

《本草纲目》是一部中草药的巨著

但我们知道的都是洁本

而不是原著

(如同一般人所看到的《金瓶梅》)

       

李时珍在这本巨著里说:

“铅粉辛寒无毒。”

相信有郎中像神农那样

用嘴巴咂吧过铅粉的滋味

(或者也吞咽过)

然而

铅肯定是有毒的

只不过铅中毒是一种

累积吸收而导致的

非传染性慢性病

尤其对于儿童而言

会出现持久的行为和认知问题

严重地影响健康和学习。

表现为易怒、没有食欲、

性格改变、腹绞痛等等。

由于是慢性积累的

因此不易被察觉

古时候

郎中看病一般并没有病历

也不会对某些病人进行长期观察

所以难以发现时效性比较长的因果联系

比如何首乌以及

含有马兜铃酸的广大中草药

(必须指出,这类中草药大量存在)。

即使能使人急性中毒的某些毒药

也不会从化学成分、中毒机制来阐述

(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造血系统抑制?

蛋白质变性?药物性肝病?缺氧?……)

只是描述中毒后的表征。

正因为如此

对中草药宝库中的诸多鱼龙混杂

必须一 一鉴别、验证,

从而造福人类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

想起古代先人们

对酒当歌的情形

       

锡壶是中国民间

最常用的盛酒器皿

但纯锡较软无法直接成型

所以通常要用合金

铅可能是锡的最好搭档:

铅易得,

且锡铅合金的

最低共熔点仅183℃

容易冶炼、性能稳定,

流动性好,收缩性小,

晶粒幼细,韧性良好,

软硬适宜,表面光滑,

无砂洞,无疵点,无裂纹。

考虑到酒壶为铅锡合金,

应该怀疑:

古代人体内的铅多从口中摄入。

(铅亦可从呼吸道摄入)

不知道是否化验过古代成年男人的

骨殖或骨化石的铅含量。

现代人体内的铅

与古代人相比,

可能更多从呼吸道进入体内

因为工业生产的烟雾

以及含铅汽油的废气

被吸入体内积累。

(报道称成人的铅中毒

三成源自呼吸道)

话题再回到《本草纲目》

如果你拜读了原本

你会发现:

《本草纲目》是一本笑话大全

你要小心《本草纲目》中的药材把你吓倒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